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分类:文章教程 日期: 点击:0

之前写的几篇: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上)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中)

今天继续高冷的烧脑内容:

——为什么PS要有16位/通道和32位/通道的颜色深度设置?

为了防止看到最后有人看晕,先来一个简单粗暴的比喻:

我们小时候参加数学考试都要带草稿纸的对不对?

对改卷子的老师来说,只看你的最后交上去的考卷就行了。但是作为答题的我们来说,如果单靠心算,要么只能给一个估算的大概值,要么就算着算着算错了(答题从来不用打草稿的学霸请走开)。。。

其实,16位/通道和32位/通道这些额外增加的数据深度,以及前面介绍的Alpha通道,就是给计算机发的草稿纸!是给计算机打草稿用的!

它们对24位色的显示器本身(相当于考卷)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对于承担数据处理工作的计算机却很有意义,Over。

简单说,16位颜色深度和32位颜色深度,都是为了PS做后期图片处理用的。

如果你只是用PS画原稿,8位深度完全够用。修照片,要用16位深度。处理HDR图片,用32位深度。

好奇心还没有被满足的同学请继续看。

具体什么是16位/通道数据深度?

24位色,是目前RGB显示器(注意是显示器,不是电脑)的标配,意思是RGB信号分别分配了8位的数据深度,可以各分为256份。

这就是最常用的8位/通道配置(8bit-per-channel,为了方便,以下都用8-bpc缩写表示)。

如果是16位/通道,就是R/G/B分别有16位数据深度。

——其实PS里只分配了15位,所以每种颜色可以分为2的15次方=32768份。这就应该是15×3=45位色了。(不要问我为啥叫16-bpc实际上只有15-bpc。。。楼主也不知道。。。)

至于32位/通道,每个通道可以分得更加精细,2的32次方=4294967296份。。。

所以,回答上一章留下的问题:32位色和32位/通道,它们不是!一回事儿!!

一个是指每个像素数据有4个通道(RGB+Alpha),每个通道有8位。

另一个,则是指每个通道有32位数据,单个通道的数据量是32位色的4倍。

至于为什么它们叫了这么容易混淆的名字。。。学理工的人起名字就是这个德行,你懂的。。。

好了,基本情况介绍完毕。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什么时候需要用16位/通道的设置”,所有网上能搜到的中文答案都是这么说的:平时就用8位/通道,就行了!

嗯,这么说是没错的。但是楼主这样钻牛角尖的人怎么会满足于这种小白答案?!咱继续。

——16位/通道是干嘛用的?

简单说,为了避免对24位色图像的后期处理出现“色带”问题。

目前,除了一些非主流的显示器(比如RGBW像素、四色显示器之类),24位色就是显示器的标准配置。也就是说,计算机传送给显示器的数据一定是24位的。超出24位的数据,显示器都不知道该拿它们怎么办。。。

但这是仅仅是对显示系统而言的。电脑不仅要存储、显示图像,还要对图像做各种修改、编辑,也就是对图像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这样24位的数据深度就不再够用了。

楼主举个跟钱有关的例子。

你的信用卡平时怎么记帐?是精确到分吧?比如,-¥119.34元。

而为了方便,我们往往还钱都会还整钱,比如上面的¥119.34元就会干脆还120块。既然我们只关心到整数的精度,可不可以记账的时候就直接四舍五入、化零为整了?——试问哪家银行敢这么干?一次两次就算了,一个月下来,这误差不知道有多大!记少了银行不干,记多了你干不干?

也就是说,记账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整数,但计算的时候会保留两位小数,避免误差在计算中的累积,导致最后对不上帐。

——怎么样,有点直观感觉了吗?

记账只是加减法。一旦涉及到乘除、求导、指数等高阶计算,误差的累积速度更是惊人。

大家试着算一下:1÷3×3=?当然大家都知道结果是1。

但是如果是计算器算呢?

如果你们手上有安卓系统的手机,请打开手机里的计算器来算一下,得到的答案是0.99999999。。。

因为手机计算器计算过程中,会保留8位小数,所以1÷3=0.33333333。再乘以3,就是0.9999999。。。不过,好歹误差还是远低于千分之一的,一般应用里足够了。

这是不是有点颠覆你的感觉?计算机其实很笨,对一些简单问题的处理甚至还比不上人心算。为了用正确的算法得到靠谱的数值结果,软件背后的程序员们必须十分小心,要付出很多很多艰苦的努力。

(PS:如果用苹果手机或者电脑上的计算器算,就还是等于1。我觉得这两家的工程师应该是专门优化了这个算法。谷歌的工程师们加油啊。。。)

如果再极端一点,看看整个计算的中间过程,如果只能保留整数位会发生什么。
1除以3等于0.33333333,四舍五入一下,就是0了。。。0再乘以3,等于0。。。

——那么结果就是,1÷3×3=0!这是什么鬼?!

——这就是中间值没有使用小数带来的误差悲剧。

所以,当参与计算的数据是N+1位时,能得到的精确值最多只能到N位。这就是被一门叫做《数值计算方法》的学科里提出的“有效数字”的概念。

——说人话!!

——好。一个24位色的图像,是标准的8-bpc数据深度。如果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复杂的运算,计算机内部计算用的数据深度,必须大于显示用的8-bpc。

回到PS这里,如果你的工作主要是做后期、做特效,特别是照片要修色,修改色阶输出什么的,就最好一开始就选择为16位精度!否则,在软件进行内部计算的时候,如果参与计算的数据位数不够,就有可能造成下面的“色带”现象: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第一步开始压缩色阶输出范围的时候,过渡色的细节信息被“压缩”了,变成了一片色差很小的灰色。由于在计算机里由于没有分配空间存储这些被“压缩”的信息,这些细节只好被扔掉。恢复色阶后,这些信息也没地方找回来,所以只能恢复一个大概。这样,大量的过渡色被“吃掉”,最终形成“色带”。

那么,如果做这个计算的时候,有“草稿纸”能暂时记一下中间数据,不就能把丢失的细节找回来了?大家可以自己在PS动手验证一下,如果采用16-bpc的设置,则可以几乎完好无损的恢复原图。这就是因为16-bpc的数据存储空间比8-bpc大了整整一倍的缘故,被“压缩”的细节信息有地儿暂存,恢复色阶的时候就可以原地满血复活。

如果你之前曾遇到“色带”问题,是不是百思不得其解?吼吼,现在明白了吗?

但是!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任何工作都设置为16-bpc,也会有别的问题。

16-bpc的设置下,数据存储空间翻倍,文件的大小也翻倍了。也因此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了,如果文件数据本身就很大,处理数据的速度会明显变慢。32-bpc文件大小更是翻了两番。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并且,PS里有很多滤镜效果都不能支持16-bpc,绝大部分不支持32-bpc。

楼主对此的推测是,其实没什么别的原因,就是计算量太大了,搞不过来。并且,为了在16-bpc里尽可能多的使用滤镜,把16-bpc的实际数据量降到了15-bpc,只是保留了原来16-bpc的名字。以上只是推测,有没有高人有Adobe的内部消息的,跟楼主悄悄说一下:D

而且我知道有些画手,在PS里图层的数量动不动以百位计,经常把电脑搞死机。如果动不动就发大招,采用16位数据深度,电脑工作的负担翻了好几倍,有些老机器不是要卡成狗?

实际上,你完全可以在使用PS的过程中在8bit/channel和16bit/channel的之间来回切换(图像->模式)。只有在你感觉可能需要使用较深的数据深度的情况下,再用16-bpc的设置。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是“可能需要使用较深的数据深度的情况”?

1.有渐变颜色的地方,特别容易出现“色带”。

比如照片里面的蓝天、水面,UI里面用过渡颜色填充的背景,等等。因为渐变的颜色,从原理上说,每一个色块之间的色差应该很微小,才能形成自然流畅的渐变色,一旦色差跨度反常的变大,就会出现“色带”。

所以,照片是出现“色带”的重灾区。对摄影师们来说,对照片修片还是尽量用16-bpc设置为好。此外,JPEG格式只支持8-bpc数据深度,而RAW格式支持16-bpc。为了在后期有更大的调整空间,拍照还是应该保存为RAW格式。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图上的右边例子里,原图已经出现了轻微的“色带”)

2.带文字的画面。

我们看到的文字颜色也许是黑色的,但其实文字的细节之处(特别是有斜线的位置),有很多不同的灰阶(过渡色)。所以文字的斜线部分也容易出现看起来像锯齿一样的“色带”。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如果你处理的图像是动画、插画风格的,色彩变化剧烈、渐变颜色填充用得少,这个问题就不会很明显。

如果是尺寸比较小、大面积纯色用得多的类型,比如logo之类,也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选择用8位数据精度一点事儿也没有。

比如驼灰灰这样的: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对楼主这样的懒人来说,平时一概用默认的8位/通道设置。

只有修图走到某一步发现:哎呀,出现“色带”了!退回去嘛,配置成16位/通道再来一遍就是了,哈哈哈哈~

明白了吗?楼主为什么要强调图像、通道这些CG的概念和数据有关?

CG=ComputerGraphic。

这个“计算机”的名头可不是白给的。

和传统的图像相比,数字图像的确有很多特性和它的数据本质息息相关。

你甚至会发现数字图像处理的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实本质是数学问题。在Adobe之类的公司,还会专门有叫“算法工程师”的职位,基本不用写代码,一心研究算法。

大家不用一听到数学就腿软,反正我们只负责用,难题都交给那些学数学的好了,嗯哼。

不过楼主一想到,某种意义上,设计界的未来竟然掌握在一群数学家手里,就觉得很。。。反差萌。。。望天。。。

接下来,

——什么时候需要用32位/通道?

如果你都问出这个问题了,其实就说明你不需要用它了。。。

因为32位/通道,是为了应对更极端的应用场合:处理高动态范围(HDR)的照片。

要用的人自然就用了,不用的人完全可以不管它。。。

——楼主你是不是想偷懒?你是不是自己都搞不明白就想糊弄过去了!?

呃,被你看穿了。。。

楼主平时的工作完全用不到HDR,所以以下内容完全是查资料后的理解。。。有错误的地方还请高人指正。。。

--什么是HDR?

HDR简单的说,就是要解决逆光拍照的技术。

逆光拍照~困扰了摄影师们多少年的难题~~~

夕阳西下,美女回过头来嫣然一笑,美啊!但是拍出来一看,夕阳是有了,但是美女变成了黑脸包公。。。

Why?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要知道,人的眼睛对亮度的适应性是非常非常厉害的。

自然界的照度(可以简单理解为平时我们说的亮度,要掰扯这个概念太花时间),变化范围比你能感觉到的要大的多。从月光下的1个lx以下,到夏天大太阳下的20Klx以上,最大值和最小值能相差几十万倍!

人眼对此表示,自动适配毫无压力!这个就叫做动态范围大。

目前,地球上的所有相机,不管是胶片的还是数码的,不管是CCD还是CMOS,也不过多么高级,跟人眼比动态范围,那都只有抱大腿的份!

所以,照相的时候,如果取景器里同时有高亮的物体(夕阳),又有低亮度的物体(逆光的人),相机就只能将就其中一个。顾得上夕阳,就顾不上人。人像的曝光值合适了,夕阳又会过曝。

也不一定非要是逆光,只要照片的高亮部分和低亮部分亮度差异太大,相机的曝光设置就会出现熊掌和鱼翅不能兼得的问题。

怎么办?传统方案有:加闪光灯、反光罩(增加前景物体的亮度),镜头前加滤镜(减低背景天空的亮度)。胶片时代还有暗房的局部加减光技术可以弥补一下。PS里也有和暗房技术类似的Dodge和Burn两个工具。但是这些手段都各有各的问题,局限性也比较大。

随着这些年数码相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来的许多摄影技术难题都解决得七七八八了。高像素、变焦、防水,都不再新鲜。2003年佳能的EOS300D面世,更把数码单反也拉下了神坛。做相机的厂商,那个愁啊~还有什么能当卖点的?对了,逆光拍照还是个难题,弄这个!

于是,从2004年开始,各大品牌的相机都推出了自己的新技术,雄心壮志要搞定这个难题。这些新技术,就被业界统一视为高动态范围(High-DynamicRange,简称HDR)相关技术。HDR这个名词正式开始进入消费者视野。

现在一晃十年过去了,就连手机用的摄像头,也有很多号称采用了HDR技术。效果嘛,应该说有明显进步,但依然是远远不够滴。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同志们,硬件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哗哗的烧钱啊!所以基本只能是爬行动物的速度,一步一步往前蹭。。。

但是软件就不一样了!

Photopshop说,我们2005年的CS2就用软件办法搞定了HDR问题好不啦!效果冈冈滴!还不用多花钱!

其实软件的HDR原理很简单。

举个例子。夕阳下的街道,因为街道被高楼挡住了阳光,所以正常曝光的照片(图①),为了兼顾天空和街道,天空有点太亮了,街道又太黑。

于是,我们可以把曝光量调高一档,专门拍街道,获得阴影部分的细节(图②)。再把曝光量调低一档,得到天空的正确曝光图片(图③)。得到这三张照片后,用PS合并一下,把最佳状态的天空和街道拼合到一张照片上,Bingo!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那么它和32-bpc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来观察一下图②的天空部分。由于过曝,画面已经一片白了。这个白,用PS的拾色器查看一下,是8-bpc下的纯白色(R255,G255,B255),就是说信号已经满格了。但如果用眼睛看,天空事实上是很漂亮的渐变颜色。也就是说,天空有很多细节信息超出了图②能显示的范围。

软件解决HDR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细节信息收集起来,比如街道的细节、天空的细节,放到同一个筐里,然后挑选出我们需要的部分,拼成一幅完美的图像。

这个筐,就得足够大,容量至少得大于图①+图②+图③。它不但要保存从0到255之间的、能显示出来的信息,还要保存超出显示范围的高亮信息,以供后期处理。

--32-bpc就是为此而生。

它采用了浮点型的数据类型,RGB的0到255的变化被0到1取代,并且最高可以到20。也就是说,32-bpc图像的亮度可以是8-bpc图像的20倍,虽然在显示器上看可能都是一片白,但其实它在白色的背后还保存了很多细节。

可以看到,图①、图②和图③在PS里拼合后,形成了新的32-bpc的HDR图像。但这只是把图①到图③(其实还可以更多幅)扔到了筐里而已,至于怎么挑,还需要手动调整。32-bpc下保存的丰富细节,就为这种调整提供了充裕的余地。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下一步,把32-bpc图像转换成8-bpc的图像的过程,就是一个挑选的过程。这时,PS会保留你需要的细节,同时扔掉那些不再需要的。下面的界面就是在问你:大哥,怎么扔?

颜色知识,RGB显色系统详解(下)

经过如此这般调整后的HDR图像,直观上的对比度可以做得很高,锐度也高,细节可以非常丰富,由此实现一种普通图像无法实现的效果。甚至有人还专门追求这种HDR风格,把本来不是HDR的照片也P成这样。。。

是不是还有点晕?

再打个比方。

如果你有女朋友就明白了,女生买回家的衣服一定比穿上身的多。。。

你看到的只是一身漂亮衣服,其实背后是整整一个大衣柜!还不算各种包包鞋子围巾腰带。。。

不要说浪费,这样才能随便挑啊,才能每天都漂漂亮亮出门啊啊啊~(写到这里楼主好想去逛街。。。话说我到底是为了啥下了班还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这儿敲字。。。

相比之下,32-bpc比8-bpc、16-bpc多占用的那点存储空间算什么呢?好歹低碳环保零污染,而且还是免费的~

吐槽结束。

最后再简单总结一下,16-bpc和32-bpc,都是为了做后期。

如果用PS画插画,用8位深度。修照片,用16位深度。处理HDR图片,用32位深度。

。。。写了这么一大篇,居然就得出了和百度没啥两样的结论,楼主突然感觉好心塞。。。

好了,基本RGB的疑难杂症都扫光了。

下一章开讲PS里的RGB拾色器~ 跟这一章比起来明显轻松愉快多了~

下次再见~

标签:

网站声明

1、本站所有软件和资料来源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2、如有侵犯您商标权、著作权或其他合法权利的,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核实并处理。
3、本站所有可下载资源,都是按照“原样”提供,本站并未对其做过任何改动。本站不保证本站提供的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本站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4、继续浏览本站,即代表您遵守此声明。